郑州地铁5号线乘客两站间被困,原因何在?
郑州地铁5号线乘客被困两站之间的原因探析
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极端强降雨,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不仅让城市陷入了困境,也让无数市民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在这场灾难中,郑州地铁5号线的乘客们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他们被困在两站之间的隧道内,面临着洪水的肆虐和生命的挑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乘客被困两站之间呢?
7月20日的傍晚,郑州地铁5号线列车在正常运行中突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当时,列车正从海滩寺街站开往沙口路站,然而,由于极端强降雨的影响,地铁隧道内开始涌入大量的雨水。据一位郑州地铁工作人员王明(化名)回忆,事故发生的隧道段横穿大型火车站郑州北站,地势本就比周围低洼,加上持续的强降雨,最终导致地铁方面的防汛和应急准备部分失效,列车不得不未到站便紧急停车。
按照一般的地铁设计,两个站台之间的隧道呈两头高中间低的走势,这种设计在正常情况下有助于排水和通风,但在洪水中却加重了灾害程度和救助难度。一旦有水没过轨道,列车的控制系统和接收信号的设备就会受到威胁,因为这些设备大都安装在列车的底盘上。因此,在极端情况下,为了确保列车的安全和乘客的生命安全,一旦有水没过轨道,就必须考虑停车。
然而,这次暴雨的强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据数据显示,郑州单日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单小时降雨量甚至超过了日历史极值。近三天的降雨量接近郑州常年一年的量,这样的极端天气条件给城市的排水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排水系统虽然设计得十分先进,但在如此巨大的降雨量面前,也显得力不从心。
除了天气因素外,地铁的设计和运行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次灾难的严重性。郑州地铁5号线作为郑州最长的线路之一,其走向横穿了郑州北站这一大型火车站。由于火车站修建得较早,且地势低洼,地铁从它下面穿过去需要挖得很深。因此,这一段的地铁隧道地势比周围更低,更容易受到洪水的影响。
此外,地铁为了节能省电,通常会将车站做得比较高,隧道做得很低。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出站时是下坡,进站时是上坡,能够节省能源。然而,在洪水来临时,这种设计却加剧了隧道的进水速度和灾害程度。一旦洪水涌入隧道,就会迅速淹没轨道和车厢,给乘客的疏散和救援带来极大的困难。
当时,许多乘客正乘坐5号线地铁回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即将到来的灾难毫无察觉。一位名叫吴玉(化名)的25岁郑州姑娘,正是被困在海滩寺到沙口路之间的乘客之一。她回忆说,列车在人民医院站时还一切正常,但过了人民医院站后不久就临时停车了。当时地铁里的供电和其他情况都还挺正常的,乘客们也没有过于躁动,毕竟临时停车平时也遇到过。然而,没过多久,地铁又重新启动了一次,但不是往前开,而是往后倒了一点点,可能是想倒回海滩寺站,但却发现已经来不及了。
随着洪水的不断涌入,车厢外的水位迅速上涨。乘客们开始感到恐慌和不安,他们试图拨打119、市长热线以及地铁的服务电话求助,但电话线路都忙线无法接通。地铁工作人员也开始在车厢内走动安抚乘客的情绪,并告诉他们要从前头下隧道走出去。然而,当乘客们走到车厢前面时却发现,由于隧道内的水位已经过高,车门根本无法打开。
在绝望中,乘客们开始尝试用车厢内的灭火器砸开车窗。起初只是一两个声音在喊“用灭火器砸车窗”,逐渐地,整个车厢内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最终,前面一节车厢的车窗被砸开了,外面的空气和光线瞬间涌入车厢内,缺氧现象有了明显的好转。救援人员也通过凿开的车窗将破窗器递到车厢内,车厢内的人开始接力将破窗器向后传递。
随后,救援人员打开了前面的车厢门,并尝试从车厢外侧砸玻璃。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乘客们开始陆续从车厢内疏散出去。最先被救出去的是两三名孕妇,她们因为长时间泡在冷水里已经虚弱到缺氧的模样。之后救出去的是孩子和女生,吴玉也算是女生当中出去比较早的。虽然外面的水流依旧很急,但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乘客们还是成功地脱离了危险。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乘客都能如此幸运。根据官方数据,此次事件共疏散群众500余人,但仍有1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5人受伤送医。这是一次令人痛心的灾难,也是对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
事后,郑州地铁总工程师赵先生对“地铁5号线事故”相关站点的排水和搜救情况进行了解答。他介绍说,沙口路站、海滩寺站和郑州人民医院站三个站点总水量约有99264立方米。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抽水工作,仍有积水32000立方米。他们投入了多台抽水泵进行抽水作业,并预计在一定时间内能将水抽干。然而,由于隧道内的水位过高且地势低洼,搜救工作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赵先生还表示,地铁公司在事发前已经发布了防汛通知,并按照常规准备了沙袋和其他封堵材料。然而,由于当时的防汛准备是按照“大雨”级别来准备的,而实际上降雨强度远远超出了预期。因此,在如此巨大的降雨量面前,地铁的防汛和应急准备显得力不从心。
这次灾难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在面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时,我们必须加强预警和防范措施,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和应急响应速度。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公众的安全教育和自救互救能力培训,让更多的人能够在灾难来临时保持冷静和理智,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
回顾这次郑州地铁5号线乘客被困事件,我们不禁为那些逝去的生命感到惋惜和悲痛。然而,我们也应该从中汲取教训和经验,不断完善城市的防灾减灾体系和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让城市在自然灾害面前更加坚韧和强大。
- 上一篇: 萧敬腾歌词珍藏版,一网打尽!
- 下一篇: 呼风唤雨指的是哪个生肖?
新锐游戏抢先玩
游戏攻略帮助你
更多+-
05/02
-
05/02
-
05/02
-
05/02
-
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