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60年来最冷冬天是真的吗?气象专家来辟谣

时间:2025-04-16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气象专家辟谣所谓60年来最冷冬天具体啥情况

60年来最冷冬天是真的吗?气象专家来辟谣 1

在2020年的秋冬之交,网络上广泛流传着一则关于“60年来最冷冬天”的说法,声称这个冬天将会比过去60年中的任何一个冬天都要寒冷,并且这一切都与所谓的“拉尼娜”现象有关。然而,随着气象专家的及时介入和科学分析,这一谣言最终被彻底戳破。

60年来最冷冬天是真的吗?气象专家来辟谣 2

谣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国庆长假期间,我国中东部地区经历的一次强冷空气侵袭。这股冷空气从内蒙古中西部出发,经长江中游一路南下,影响了包括东北、华北在内的广大地区,导致多地最低温度跌破冰点。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地,甚至出现了提早到来的降雪天气。这样的降温幅度和速度,确实让人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冷,也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土壤”。

10月上旬,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出现降温和降雪实属正常。在气候态上,我国北方地区9月中下旬就开始出现初霜冻,条件就是地面最低气温降至冰点。因此,进入10月后,北方及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虽然气温较常年偏低,但这样的寒冷天气是该季节的正常表现。然而,由于国庆假期降温剧烈,谣言又带有极大迷惑性,让很多人信以为真。

面对这样的谣言,中国气象局和国家气候中心迅速作出了反应。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研究员袁媛指出,这次降温过程是一次普通的天气过程,主要是受到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与拉尼娜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袁媛解释说,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虽然根据监测数据,今年8月份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已经进入了拉尼娜状态,并且预计会在冬季达到峰值,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冬天就会成为60年来最冷的冬天。

事实上,拉尼娜现象的出现确实常常与整体“更冷的冬天”连在一起。自2000年以来,我国已经发生了5次拉尼娜事件。在这些拉尼娜事件的冬季,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华北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2℃,部分地区偏低2℃以上。然而,气象专家也指出,每次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其实不尽相同,不是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国平均气温都偏低。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北极海冰融化、欧亚积雪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东亚冬季风环流的变率,进而影响我国冬季的气候异常。

那么,如何科学判断这个冬天的冷暖呢?气象专家表示,这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大气环流、海洋状况、冰雪覆盖等多种因素。同时,也需要依据长期的观测数据和科学模型进行预测和分析。因此,国家气候中心在每年秋季都会发布冬季气候预测意见,为公众提供权威的科学参考。

在2020年的秋季,国家气候中心也发布了冬季气候预测意见。根据预测,虽然当年冬季会受到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就会出现60年来最冷的冬天。实际上,根据后来的观测数据和分析结果,那个冬天并没有成为历史上最冷的冬天。相反,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偏暖的情况。

除了对整体气候的判断外,气象专家还对一些具体的天气现象进行了解释。比如,降雪是一次天气过程,降雪的早晚与整个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气温的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使降雪出现得早,也不能说明整个冬天就会特别冷。同样地,即使某个地区在冬季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降雪,也不能说明那个冬天就不冷。

此外,气象专家还提醒公众要正确获取天气预报信息。目前公众接触到的天气预报主要是短期预报,也就是未来3天到7天的天气情况。这段时间的预报准确率会相对高一些,因为数值预报数据加上人工修正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结果。而对于8到15天甚至更长时间的中长期预报,由于距离时间越长数值模式的误差积累就越大,所以只能作为参考。因此,公众在获取天气预报信息时应该选择正规渠道,比如中央气象台、各地方气象台的微博微信以及各大权威媒体等。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60年来最冷冬天”的谣言最终被戳破,但这次事件也再次提醒了我们关注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预警工作,提高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

同时,公众也应该树立正确的气候观念。气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我们不能仅凭一些片面的信息或者主观感受来判断气候的变化趋势。相反地,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和了解科学知识来提高自己的气候素养和应对能力。

总的来说,“60年来最冷冬天”的谣言虽然一度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但最终被气象专家用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所戳破。这次事件也再次证明了科学的力量和重要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预警工作,提高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同时,公众也应该树立正确的气候观念,通过学习和了解科学知识来提高自己的气候素养和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