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诺克萨斯之手:解锁致胜玩法的绝密攻略
《英雄联盟》中的诺克萨斯之手,德莱厄斯,以其强大的单体伤害、高生存能力和团战中的恐怖收割能力,成为了上单位置的热门选择。以下是一篇关于诺克萨斯之手玩法攻略的详细解析。
诺克萨斯之手的技能分为被动QWER四大类。
首先介绍被动技能。诺克萨斯之手拥有一个强大的被动技能,即每次攻击敌方英雄时,会获得出血效果(又称血怒效果),持续5秒,最多可叠加5层。每层出血效果都会使德莱厄斯的后续伤害提高,当出血层数达到5层时,德莱厄斯会获得诺克萨斯之力,提升攻击力,并在下一次攻击时直接施加满层出血效果。出血效果是诺克萨斯之手的核心机制,掌握好出血层数的叠加是玩好这位英雄的关键。
Q技能“大杀四方”是诺克萨斯之手的主要输出技能。德莱厄斯蓄力后将斧头挥舞成一个大圈,对周围敌人造成物理伤害。如果敌人处于出血状态,伤害将大大增加。值得注意的是,Q技能分为内圈和外圈,外圈Q命中敌人时会施加出血效果并回复自身生命值,而内圈Q则没有这些效果。因此,玩家需要熟练掌握Q技能的距离和角度,尽量使用外圈Q技能进行消耗和回复。
W技能“致残打击”是诺克萨斯之手的防御技能。德莱厄斯强化下一次普攻,造成额外伤害并减速目标,减速效果持续1秒。这个技能在追击和留人时非常有用,可以配合Q技能和E技能使用,形成连招。致残打击的额外伤害和减速效果使德莱厄斯在战斗中更加坚韧。
E技能“无情铁手”是诺克萨斯之手的位移技能。德莱厄斯将锥形范围内的所有敌人都拉到自己面前,并使这些敌人减速40%,持续1秒。这个技能可以用来开团、打断敌人阵型或追击敌人。在团战中,E技能的使用时机非常关键,可以决定一场团战的胜负。同时,E技能还具备被动效果,提供护甲穿透,增强德莱厄斯的输出能力。
R技能“诺克萨斯断头台”是诺克萨斯之手的终极技能。德莱厄斯跳到敌人身边,对其造成真实伤害。出血层数越多,伤害越高。如果R技能击杀了目标,会重置冷却时间,并获得诺克萨斯之力,持续5秒。这个技能是德莱厄斯的收割利器,在团战中可以造成大量伤害。同时,R技能还具备吓退周围小兵和野怪的效果,为德莱厄斯提供短暂的生存空间。
在连招技巧方面,诺克萨斯之手有多种连招方式,以适应不同的战斗场景。基础连招为A+W+Q+A+E+A+R,这套连招可以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伤害,并施加多层出血效果。追击连招为E+A+W+Q+A+R,当敌人试图逃跑时,可以使用E技能拉近距离,然后配合其他技能进行追击和收割。开团连招为R+E+A+W+Q+A,在团战中,可以先使用R技能造成大量伤害并施加出血效果,然后使用E技能拉近敌人,配合其他技能进行输出。
在符文加点方面,建议主要加强诺克萨斯之手的攻击力和生存能力。主符文可以选择精密系符文,提升德莱厄斯的攻击力和暴击率。副符文选择坚决系符文,增强他的生存能力和抗性。具体加点时,优先加强Q技能和W技能,因为这两个技能是德莱厄斯在战斗中的主要输出和防御手段。根据游戏进程和敌方英雄的属性,适当调整E技能和R技能的等级。
在装备选择方面,核心装备为黑切和血手。黑切提供破甲效果和血量加成,非常适合德莱厄斯这种依赖普攻和技能输出的英雄。血手则提供护盾和韧性加成,提高德莱厄斯的生存能力。此外,还可以选择荆棘之甲和守护天使等防御装备,以及破败王者之刃和最后的轻语等输出装备,以增强德莱厄斯的综合实力。
在对线技巧方面,德莱厄斯可以利用Q技能的外圈消耗敌人并回复自身生命值。当敌人靠近时,可以使用E技能拉近距离并减速敌人,然后配合W技能和Q技能进行输出。在前期,德莱厄斯需要尽量叠加出血效果,以便在关键时刻使用R技能进行收割。同时,注意与敌方英雄保持合适的距离,避免被敌方技能击中。
在团战中,德莱厄斯可以充当前排坦克或后排收割者的角色。如果团队需要前排坦克,德莱厄斯可以使用E技能拉近敌人并吸收伤害。如果团队需要后排收割者,德莱厄斯可以利用R技能的高额伤害和出血机制进行收割。在团战中,德莱厄斯需要注意自己的位置和血量,避免被敌人集火秒杀。同时,利用E技能和Q技能的位移和消耗能力,为队友创造更好的输出环境。
此外,还有一些额外的技巧可以帮助玩家更好地掌握诺克萨斯之手。例如,利用Q技能的回血效果进行续航;在追击敌人时,使用E技能拉近距离后立刻接W技能和普攻进行减速和输出;在团战中,优先攻击敌方后排的脆皮英雄,利用R技能的眩晕效果控制敌方英雄等。
综上所述,诺克萨斯之手是一位非常强大的上单英雄,拥有高额的单体伤害和强大的生存能力。通过熟练掌握德莱厄斯的技能和连招技巧、选择合适的符文和装备、以及合理的对线技巧和团战策略,玩家可以在游戏中发挥出德莱厄斯的最大潜力。希望这篇攻略能够帮助玩家更好地掌握这位英雄,享受游戏的乐趣。
- 上一篇: 宝POS高效操作指南:轻松上手,一键搞定
- 下一篇: 全面指南:如何查询毕业证编号
新锐游戏抢先玩
游戏攻略帮助你
更多+-
05/02
-
05/02
-
05/02
-
05/02
-
05/02